栀豉汤
即栀子豉汤,见该条。
即栀子豉汤,见该条。
【介绍】:见楼英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妇产科》。为一点血之别名,详该条。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见《云南中草药》。为薯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幼幼集成》:“小儿寒证有七:面白,粪青白,肚虚胀,眼珠青,吐泻无热,足胫冷,睡露睛。此皆虚寒,忌用寒凉。”《儿科醒》:“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外感寒邪,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王素经验方》三卷。
验方著作。即《订补简易备验方》,又名《万病验方》。16卷。明·胡正心等撰。刊于1641年。书中集录中风、伤寒、瘟疫、暑证等59类包括各科病证的单方验方。现存明刊本。
指经血下陷、漏血不止的病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参见崩漏条。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中马毒,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千金要方》:“儿卒中,马来闻马鸣,马上衣服,马汗气臭,皆令人中忤。”故又名中马忤。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轻者。《素问·五常政大论》:“小毒治病,十去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