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干枯燥裂,糙刺如沙鱼皮。为津液干涸之候,症属危重(见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揣摩有得集》方。泽兰叶五钱,炒青皮、贝母、当归、栝蒌、炒地肤子各一钱半,白芷五分,山甲珠三分,蒲公英三钱,乳香、没药、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乳痈,红肿疼痛,发烧发冷。
病证名。指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停积成痰而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痰积腹痛之症,时痛时止,利下白积,光亮不臭,或恶心眩运,或响如雷鸣。”《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痰积腹痛,下白物,时眩,喜热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三。即悬雍肿。详该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名阳汗。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头骨的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