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正黄疸

正黄疸

病名。《症因脉治》卷三:“正黄疸之症:食已即饥,遍身俱黄,小便或赤或不利,憎寒壮热,身体如肿。”多由脏腑积热,并于脾胃之间,外因风湿相搏,闭郁腠理湿热熏蒸,盦而成黄。如见表证脉浮,可用汗解,桂枝黄芪汤。若寒热胸满,烦呕,小柴胡汤。恶寒身痛,表不解者,麻黄醇酒汤。若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表解里实热、宜下,大黄硝石汤茵陈汤。小便不利,加减五苓散。胸满呕吐小半夏汤。黄结上焦者,权用瓜蒂散吐之。外治亦可用吹鼻法,出其黄水。参见黄疸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天荠

    出《名医别录》。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 沈棪(yàn 炎)

    【介绍】:参见阎纯玺条。

  • 西瓜膏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西瓜2个(不得低于15公斤)),陈皮60克,生石膏、制半夏、炒苏子、百合、甘草各30克,炒杏仁、阿胶各15克,五味子9克。熬汁去渣过滤,将汁炼至滴毛头纸上背面不洇为

  • 广疮

    病名。见《霉疮秘录》卷上。即杨梅疮。见该条。

  • 苏罗子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娑罗子,详该条。

  • 汪琥

    【介绍】:清代医家。字苓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先业儒,后改业医,曾对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加以注释,撰有《伤寒论辨证广注》(1680年刊行)一书,另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

  • 乌豆衣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 伤热乳

    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临床多伴有四肢温,口渴等。治以清利和胃为主,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 河白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 麻布叶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