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证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片。
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始创于宋代(1026年),用铜铸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腹腔有脏器,中空。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
出《滇南本草》。为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肾经。详该条。
①同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参正气条。②同元气。《脾胃论》卷下:“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参见元气条。③指心气。《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用手指相对夹挤两骨间隙,使靠拢之骨折段的间隙分开,按单骨折对位即可。适用于双骨(如尺桡骨、胫腓骨、掌骨、跖骨)干部骨折发生相互靠拢移位者。
①见《江苏药材志》。为杜衡之别名。②出《神农本草经》。为菥蓂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厚而丰盛,亦作亢盛。《灵枢·痈疽》:“热气淳盛。”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