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连翘30克,生石膏(捣细)18克,蝉蜕、炒牛蒡子各6克。水煎服。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若喘,倍牛蒡子;胸中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病名。①见《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已食而仍有饥饿感觉者为胃疸。《外台秘要》卷四:“胃疸,食多喜饮,栀子人主之。”②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病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症以身
又名《黄帝内经素问》,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原书九卷,共81篇(魏晋以后只存8卷)。唐·王冰补注释此书时,改为24卷,并补入七篇“大论”,但仍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经北宋林亿等校注后,成为今存的《素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