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方。赤茯苓、桑白皮、枳壳(麸炒)各三分,大黄(微炒)、石膏各一两,赤芍药、前胡、旋覆花、炙甘草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姜、枣,水煎,去渣服。治脾实热,头痛胸满,腹胁壅滞,不思
【介绍】:宋代医生。撰《黄帝针经音义》1卷,佚。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总收法。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复溜,见该条。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指八种谷物。有二说:①《本草注》为:黍、稷、稻、粱、禾、麻、菽、麦;②《续古文苑》·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注》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
金代太医院医官职称,系协助该院正奉上太医工作之副职。参见太医院条。
见《普济方》。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濂条。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雪口一名鹅口。初生月内小儿,满口生舌上,白屑如鹅口样,故名。”多由胎热蕴于心脾二经所致。治宜清胎毒,或外吹冰硼散,或常以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等煎汤漱口。参见鹅口疮、鹅口、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