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酒毒蓄积肠胃所致的痢疾。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亦作酒利。《医说》卷六:“有人日逐饮酒,遂成酒利。”其症腹痛,痢血,或下如鱼脑。久者形削骨立,终日不食,但饮酒一二盏。治宜解酒毒为主。葛根汤
【生卒】:1611~1671【介绍】:明代哲学家兼医家。字密之。安徽桐城人,幼读格致之书,因父病而于26岁时学医,并于满清入关后曾到南方行医。著有《东西钧》、《通雅》和《物理小识》,记述和介绍动、植、
体表部位。见《银海精微》。即上睑。详该条。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热可传于小肠而俱热。症见心烦,口舌生疮,口渴,小便黄短,或小便淋沥刺痛,甚或尿血。舌尖红,苔黄或白而干,脉数。治宜导赤清心。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翼首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天来,虞山(今江苏常熟附近)人。尊崇《内经》、《伤寒论》,认为张仲景之方,无能踰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等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主张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
病名。即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多因跌打、扭挫所致。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
①解剖名词。《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即面颊、颧骨处。②病证名,《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善病鼽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解释谓:“鼽者,鼻出清涕也。”③又鼻塞为鼽(《释名·释疾病》)。鼽
即锁子骨。详拄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