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臭灵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水罐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观曾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无头疽生于肩之后廉(肩峰后侧),属小肠经。证治见肩疽条。②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筋疽之又名。
病名。指疟发于足太阳者。《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治用羌活黄芩汤、柴胡汤、麻黄黄芩汤等。参见三阳疟条。
病名。即产后乳汁自出。详该条。
白苔而舌体干硬的舌象,为痰火壅结,或热邪传入阳明,胃津耗损所致。宜速下之,佐以甘寒生津(见《伤寒舌鉴》)。
见《陕西中草药》。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