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见伤寒论注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连滞经久,差而复发,故名久痔。”多因脏腑久积热毒,流注于大肠而致。证见肛边肿痒,或生疮瘘,脓血间下,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①石膏、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为粗末,水煎服。治燥火伤肺,咳嗽气喘。若痰多加贝母、栝蒌。②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枳壳、桔梗、石膏。为粗末,水煎服。治食滞中焦,化生痰饮,肺火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痔的俗称。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是炼的异体字。详炼眉疮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