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喉宜表

疫喉宜表

喉痧治法之一。清·曹心怡《喉痧正的》:“温疠之邪,郁之深而发之暴,不能自出于表,以至上窜咽喉,苟非洞开毛窍,何以泄其毒而杀其势。”又“此证重在发汗,使痧邪外达,则不致酿成危证;体虚者,尤宜急进……即使自有汗者,仍须汗之,一汗不畅则再汗。”临床上宜表,但仅用于疫喉痧痧毒未透的初期阶段。若痧已露者,则宜随其病机辨证施治,不宜误用发表之药。详丹痧条。

猜你喜欢

  • 刺热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是介绍五脏热病的针刺方法,故名。内容详细地论述五脏热病的症状、诊断和预后,并介绍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穴及脊椎诸穴。

  • 瞳神干缺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 梁关

    【介绍】:见关梁条。

  • 八角儿

    见《本草纲目》。为天牛之别名,详该条。

  • 羊角藕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

  • 睛帘

    即黄仁。详该条。

  • 厥阴厥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泾溲不利,胻热,阴缩,名厥阴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见六经厥、厥证条。

  • 鼻涕虫

    见《本草纲目》。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 颊车骨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

  • 肘骨出臼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