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栀子。水煎服。治外感腋痛,属燥火伤肺金之血者。若肝火刑金,加白芍药;胃火旺,加葛根、石膏。
病证名。此由患疫喉火邪结于肺胃所致之气促症状,为肺气欲绝之候。若喉烂甚者尤危。详疫喉条。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直至出生为止的过程。
见上关条。
见黄帝虾蟆经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6卷,已佚。
病名。伏气温病的别称。①指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发的温热病。《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②指夏受暑湿,留伏至
出《神农本草经》。即女贞子,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蒲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