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指兼见阴症的痫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惊瘈,不啼唤,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杂病源流犀烛·诸癎源流》:“阴痫亦本痰热,缘医用寒药太过,损伤脾胃,变而成阴。宜用温补燥湿药。”
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经外奇穴名。见《北京中医》。位于天宗与腋后皱襞尽头的连线上,距天宗1.5寸处。主治咽喉炎。直刺0.5~0.8寸。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症名。指毛发干焦的症象。出《灵枢·寒热病》。多由血气耗伤,津液不能滋养所致。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饮食不洁,虫积内生,虫毒气滞显于颜面皮肤而成。多见于儿童。面部有境界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片,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即单纯糠疹。这些征象均可作为诊断蛔虫病的参考。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风。详该条。
书名。5卷。清·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1831年。卷1~3总论外科证治,并按头、面、眼、鼻、耳、口、唇、齿、舌、喉、项、胸、乳、腋、胁、肋、肩、膊、臂、手、背、腰、腹、二阴、股、膝、胫、足的次序分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