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白虎加桂枝汤,见该条。
儿科面部望诊的部位。见《丹台玉案·小儿科》。眉心离宫主心火;颞部,右坤宫主命门,左巽宫主小肠;耳门前,右兑宫主肺金,左震宫主肝木;口角旁,右乾宫主大肠,左艮宫主肾水;颏坎宫主肾水。中央戊巳土,疎黄无辛
出《摘元方》。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怫,通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怫之兆也。”
洗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胃肠。”
【介绍】:见李调条。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平生从事磨镜职业,深入民间,遇有病人,则予丸药治疗,多有疗效。因姓名不传,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
诊法术语。决,判断。临证要结合五脏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素问·五脏生成篇》:“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旋覆花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