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直肠泻

直肠泻

病名。指饮食不化随即泻出。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也有把食入即下之急暴者称直肠症,日久者称录食泻。《症因脉治》卷四:“直肠之症,急症暴症,录食之泻,久病缓病。”参刮肠、直肠泄、直肠条。

猜你喜欢

  • 俞极

    【介绍】:隋代兽医。撰有《治马经》三卷。

  • 足少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仲秋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治在

  • 半边蕨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即半边旗,详该条。

  • 灰干苔

    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

  • 八纲

    辨证的八个基本纲领。《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参见八纲辨证条。

  • 雷勋

    【介绍】:见雷伯宗条。

  • 僆子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 米浆水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浆水,详该条。

  • 啘通“哕”。指干呕。《类证活人书》卷十:“干呕者,令人所谓啘也。”《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详见哕、干呕等条。

  • 眼白球

    即白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