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篇名。本文以定背部五脏腧穴的部位为主,故名。内容说明背部一些特定经穴大杼、膈俞、和肺、心、肝、脾、肾等五脏俞穴的位置,指出这些穴位只能用浅刺法和灸法,不能深刺,否则有伤及内脏的危险。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吐舌,见该条。
骨名,即骶骨。《伤科汇纂》卷二:“男女腰间,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即方骨也,”“……方骨一节,在尾蛆骨之上。”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毛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鼷穴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养生著作,三国·嵇康著。景元中(206-263)被司马昭杀害。此文当在公元263年以前写成,是古代养生学著述中较早的一篇。该文存梁昭明太子《文选》中。其中有一段重要佚文未被选入,后载入《医心方》。佚文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见《东北动物药》。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