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病证之一。因悲哀过度,精神消耗,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阳三焦经,见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鼻。详该条。
气功功法。又称外功。采取与意念、呼吸相结合的肢体动作或自我按摩以锻炼内脏、凝静心神、活跃气血的一种动中静的功法。“动”与“外”是因有锻炼动作表现于外而得名,所谓动中静,则指锻炼此类功法时,是在意念集中
【介绍】:元代医生。与孙永贤合著《永类钤方》。
书名。《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女科准绳》。5卷。明·王肯堂撰。本书主要以《校注妇人良方》为基础,广泛收集各家学说,对明以前妇科学成就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分为:治法总论、调经门、杂证门、胎前门及产后门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引《活幼口议》方。罂粟壳四个,陈皮二片,甘草二寸,乌梅二个,大枣二枚,生姜二块,木香一两,诃子二个,黑豆六十粒,黄芪二寸,白术二块,当归二寸。以上生、熟各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
【介绍】:元代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与其父陈瑞孙同著《难经辨疑》,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