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见卧位条。
指脾虚引起内风的证候。多由吐泻或药饵损脾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伴肢体逆冷,口鼻气微,昏睡露睛等症。《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宜温补脾胃为主,用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蒲公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唇。详见啮舌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金银花之别名,详该条。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以棉花蘸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起发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本法须直接刺破儿痘,病家多不愿接受,故在古代亦较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