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以四肢末端为根,称为“四根”,以头、胸、腹三部的一定部位为结,称为“三结”。《针经指南》:“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四根三结,说明四肢与头身之间经脉和穴位主治上的相互联系。临床上取四肢穴
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心痛或作或止,久而不愈者。《辨证录·心痛门》:“人有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者,饮食无碍,昼夜不安,……乃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而作痛。”治宜补气温阳,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眩掉。《素问玄机原病式》:“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泛指头摇、肢体震颤、头晕目眩等症。多因风邪及肝病所致。参见颤振、痉、眩晕等条。
指肺热引起的病症。《素问·痿论》:“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并可见喘鸣等症。《证治准绳·杂病》:“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瞥瞥然见于皮毛上,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热也。”肺热有虚实之分,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古代的六个音律。①通指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②由于六阴律与六阳律阴阳相生,左右旋转,能发出许多声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所以用六律来比拟十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腹痛》。指感寒或脾胃虚冷所致的腹痛。《伤寒类证活人书·问腹痛》:“尺脉弦,肠鸣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主之。”《证治要诀·腹痛》:“若冷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当微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指痘疮发于特殊部位,如蒙头、抱鼻、锁口、锁项等。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