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质胶粘浓稠难咯,色白带黄,多属肺热。
推拿穴位名。即皮罢。见该条。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即痧药丸,见该条。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火内烧红,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间接用火煅,使其质变松脆。如牡蛎、龙骨、瓦楞子,明矾等。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四。又名刺肋伤寒、痧胀。为一种流行性的烈性传染病。《症因脉治·胁痛论》:“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胀及遍身,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