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端坐复位法

端坐复位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错位的手法。患者坐于方凳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医者坐于患者背后。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首先用双拇指诊法,查清偏歪的棘突,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掌部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患者稍低头),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臀部正坐不准移动(助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左侧之棘突,然后医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倾90度(或略小),接续向右侧弯《尽量大于45度),在最大侧弯位,医者以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势向左上顶腰椎棘突,即可觉察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往往伴随“喀啪”一声。之后,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最后,一手拇指从上至下顺次按压一下棘突,检查歪斜棘突是否已拨正,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棘突向左侧歪时,医者扶持患者肢体和牵引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猜你喜欢

  • 导赤清心

    清法之一。用清心火、利小便药物治疗心火炽盛的方法。如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或溲时热痛,用栀子、连翘、木通、通草、甘草梢或导赤散等。

  • 郁厥

    厥证之一。即血厥,亦称郁冒。《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参见血厥条。

  • 耳壳

    即耳廓。详该条。

  • 滋补

    用滋养强壮、浓郁厚味的药物如熟地、山萸肉、兔丝子、枸杞子、龟胶、鹿胶等填补肾阴的治法。参见补阴条。

  • 七情之一。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

  • 砭镰法

    为疮疡开口法之一。是一种泻血疗法。见《疡医准绳》卷一。又名砭法、飞针。古有外科“砭之以石”之说,包括排脓及截法二方面。①《灵枢·玉版》:“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可取也。”即用瓷片之尖锋,或刀锋在疮

  • 螺蛳骨

    推拿穴位名。详螺蛳条。

  • 土木鳖

    见《医宗金鉴》。即木鳖子,详该条。

  • 睑弦赤烂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 祛风丸

    《卫生宝鉴》卷八方。半夏(姜汁作饼,阴干)、荆芥各四两,槐角子(麸炒黄)、白矾、陈皮(去白)、朱砂(一半为衣)各一两。为细末,生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皂角子煎汤,早晨、临卧送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