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糙苏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即消痞。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小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如水字的形状,多属脾肺阴伤(见《四诊抉微》)。
病名。因跌扑坠堕误行补涩所致。《证治汇补》卷五:“坠堕闭剉、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参见血鼓、蛊条。
①读zàng。①义同脏。出《灵枢·本脏》等。泛指人体内的脏器。②地名。指我国西藏自治区。如藏麻黄,即指西藏所产的麻黄。②读cáng。贮藏、受纳之义。《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同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