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结胸

结胸

证名。指邪气内结,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者。多因太阳病、太少并病误下表热内陷实邪传里,与胸中水饮互结而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鞭,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来苏集·陷胸汤证》:“因误下热入,太阳寒水之邪,亦随热而内陷于胸胁间,水邪热邪结而不散,故名曰结胸。”《景岳全书·伤寒典下》:“有不因误下而实邪传里,心下鞭满,痛连小腹而不可近,或燥渴谵妄,大便鞭,脉来沉实有力者,此皆大陷胸汤所正宜也。”本病因证候、病情不同,有大结胸小结胸寒结胸热结胸水结胸血结胸等。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皮翻证

    眼科病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由胃经血壅气滞而成。小儿多有之。眼皮外翻,如以舌舐唇之状。”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天容

    经穴名。代号SI17。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颈侧,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前支,面神经颈支,深层为交感神经链,前为颈外静脉,深层有颈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咽

  • 疳痨

    病证名。出《颅囟经》。属肺疳重证。明·万全《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证治准绳》:“热发往来,形体枯槁,面无神采,无血色,名

  • 灰边紫中舌

    舌边淡灰,中根淡紫。见于瘟疫邪热入营。症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狂妄烦躁,或自舌尖而不知痛。治宜清热解毒、清心凉营。

  • 神效千槌膏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木鳖子五个,松香四两,铜录、杏仁各一钱,乳香、没药各二钱,蓖麻子(去壳)七钱,巴豆肉五粒。捣膏,浸凉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捻成片,贴疮上。治疮疡疔毒初起,瘰疬,

  • 奶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飞蓟之别名,详该条。

  • 霍石斛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石斛之处方名,详该条。

  • 疡科证治准绳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 产后疝瘕厥痛

    病名。郑连山《女科临床效方》下卷:“产后动怒,气血皆逆,面冷,肢冷,痛呕不卧,口鼻气寒,必自下冲上,此属疝瘕厥痛。川楝、吴萸、桂枝、云苓、薤白头、雄鼠矢。”

  • 玉池

    道家称口为玉池。《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玉池散,治齿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