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阴维脉之郄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5寸,当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处。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本干;深层部有
推拿穴位名。①即赤淡黄筋。见《保赤推拿法》。②即赤筋。各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人中白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生平不详【介绍】:宋代医生。撰有《马氏录验方》一卷。
书名。4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逐一详引博考《内经》等书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下田菊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阴寒之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夏暑。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格阳于外,虚火浮动,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现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通天草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大头为内眦。”详内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