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老老恒言

老老恒言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本书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偕为调养治疾之需。全书所述,虽无惊人之语,但切于日用琐屑之事,而且有论有法,周详实用。作者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适应日常生活习惯,把养生的实践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琐事之中。同时重视调摄脾胃,认为“古人养老调脾之法,服食即当药饵”,故而把饮食调摄、起居调摄与调理脾胃联系起来,提出一系列保养方法。此外本书极力推崇食粥,认为“粥能益人,老人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致胃,所益非细”。全书所列粥谱一百方,多数采自其他方书,曹氏自己又创制十四方加入,并按药物气味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对于老年养生防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龙虎石

    又名秋石、真汞。见《遵生八笺》和《苏沈良方》。系从青少年男女尿中提取的一种药物。据称有补益作用。

  • 张文潜

    【介绍】:见张耒条。

  • 洪玉文

    【介绍】:见洪金鼎条。

  • 外踝尖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足外踝之高点上。主治淋病,脚气,牙痛,白虎历节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阴虚火旺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症见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 冷泻

    病证名。指外受风寒或内伤生冷所致的暴泻。陈德求《医学传灯》:“冷泻者,鼻吸风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皆能作泻,此暴病也。宜用香砂理中汤。”参见寒泄、寒泻条。

  • 邵三山

    【介绍】:明代医生。江苏人。祖父念山,父亲纯山都是医生。他承继家传以医业,著有《伤寒辨略》一书,已佚。

  • 阎士安

    【介绍】:宋代医官。陈州(今河南淮阳)人。以善画墨竹闻名,兼通医学,为医学助教。

  • 酒胀

    胀病之一。《张氏医通·腹满》:“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前后溲便俱有血,用利药转加,其脉数而涩。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当理脾气,祛湿热,兼养血之剂,如枳实、黄连、炮姜

  • 大孔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痢》。指肛门疼痛。如因下痢所致者,按痢疾诊治。因肛病所致者,详肛头痒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