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书名。明·朱(周定王)等原撰。4卷(又有2卷本、14卷本)。本书论述在荒馑时期,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代替食品,以解决饥荒等问题。作者通过调查访问将民间可供食用的各种救荒草木(包括根、苗、花、实等)逐一描绘
见《四川中药志》。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详该条。
肾所产生而构成骨髓的物质。《素问·逆调论》:“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鄠(今陕西户县)人,做过太医令。
病证名。见《千金翼方》。指鼻塞流清涕。详鼽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又名癀走。指疔毒迅速走散入于血分,全身出现高热神昏等症者。多因患疔毒时,正气内虚,或因热毒炽盛,失于调治,使疔毒散入血分,内攻脏腑所致。证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
【介绍】:宋代医生。据记载一患者因麻风病常吃蛇肉,引致吞食即吐的病症。任度以芒硝、大黄等为之治愈。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黄锁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即浙贝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