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络脉,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韭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①淋病主症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淋候》:“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赤水玄珠》卷十五:“淋淋沥沥,点滴而出,或涩而疼,一日数十次或百次,俗名淋病者是也。
见洞天奥旨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白豆蔻之药材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青霏。长洲(今江苏苏州西南)人。对痧胀的证治有独到见解,撰有《脉药联珠药性考》及《古方考》(有1795年合刻本)。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
促脉的简称。《伤寒论·辨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详促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