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①丧失、耗伤。《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②交争、相争。《素问·脉解》:“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③削弱。治郁病法之一,或吐、或伐、或泻,张景岳称之为“三夺”。《素问·至真要大
见《滇南本草》。即法罗海,详该条。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①指久嗽成劳或劳极伤肺所致者。《证治要诀·诸嗽门》:“劳嗽。有久嗽成劳者,有因病劳久嗽者,其证寒热往来,或独热无寒,咽干嗌痛,精神疲极,所嗽之痰或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语声
古刺法名。以其所刺之处均和经脉有关,故名。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指于经脉结聚不通之处(如压痛、郁血等)进行针刺的方法。②《灵枢·禁服》:“不盛之虚,以经取之,名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介绍】:见汪光爵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眼之俗称。详该条。
即清暑益气汤第一方,见清暑益气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