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河南中药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是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型症状的概况。原载于《永类钤方》。即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方法系由教授、助教选择病人,令被试者切脉并作出结论,以考板其脉学的水平。
病证名。出《原机启微》。指眼睑睫毛倒入,兼见睑眦赤烂或翳膜等证候。参见倒睫拳毛和睑弦赤烂条。
即药物发泡灸。详该条。
病名。出《疠疡机要》卷上。即疠风。见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睥生痰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