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验方新编·小儿科杂治》,周身脱皮“因生时触风,满身皮屑脱下,一层又一层,名曰脱壳。若作丹毒、火疹治之则误矣。”宜用木通、藿香、黄芩、麦冬,加灯草煎服。
病名。出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热邪盛。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7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详红晕边黑舌条。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病证名。见戴武承《女科指南集》。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两边属肝胆,一舌原通三经之气。产后元神虚惫,少阴厥阴大败,经脉失养,以致舌出不收。治宜于舌上外涂朱砂末,内服保元汤。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面黑子。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