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风

胃风

病名。①指风邪中于胃者。以腹胀泄下、多汗恶风为特征。《素问·风论》:“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治宜祛风散寒,温中理气。《圣济总录·胃风》:“治胃风颈项多汗恶风,饮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膜胀,食寒则泄,形瘦而腹大,豆蔻丸方。”又:“治胃风腹胀,飧泄下痢,白术丸方。”《宣明论方·诸证门》:“胃风汤,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肠胁虚满,痛及肠胃泄毒或下瘀血。”②指胃中积热而生风者。以呕吐为主症。《赤水玄珠·呕吐哕门》:“胃风之症,治呕愈呕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积久成热,因而生风,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猜你喜欢

  • 支沟

    经穴名。代号sJ6。出《灵枢·本输》。别名飞虎。属手少阳三焦经。经(火)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两骨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

  • 狗尾半支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狗尾草,详该条。

  • 胆热

    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涕,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 上渍

    证名。出《素问·风论》。王冰注:“上渍,谓皮上湿如水渍也,以多汗出故尔。”《类经》卷十五:“上渍者,身半以上,汗多如渍也。”

  • 痘疹金镜录真本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 徐仲光

    【介绍】:见徐谦条。

  • 气逆难产

    病名。见《傅青主女科》。指因气逆造成的儿不能下生。多因产妇临蓐心怀恐惧,恐则神怯,气机不利,气逆不行小儿转动无力所致。症见临蓐数日,儿头尚未到产门不能下生。治宜利气安神,调畅气机。除安慰产妇之心,使其

  • 马刀疮

    病名。见《医学正传》卷六。《疡科准绳》卷三:“又有马刀疮,亦生于项腋之间,有类瘰疬,但初起其状类马刀,赤色如火烧烙极痛,此疮甚猛,宜急治之。”未溃者用柴胡通经汤,已溃者用救苦化坚汤。并可艾灸肩井、肺俞

  • 大拇指头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灸两手大拇指头,各七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大拇指头。治肾炎水肿。

  • 肘前

    肘部的内缘。《灵枢·论疾论尺》:“肘前独热者,膺前热。”《类经》卷五:“肘前,内廉也。手三阴之所行,故应于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