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病惊热

胎病惊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惊热内蓄,精神不爽,面色虚白,初则温温有热,其后颊赤多惊,物动则恐,声响即悸的证候。

猜你喜欢

  • 胃气虚热

    病证名。又名胃虚热。①胃气虚弱而引起的发热。《小儿药证直诀》:“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术散。”若见于热病后期,兼有口干、舌燥者,宜养胃生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②“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 牙槽

    即牙床。详该条。

  • 昨叶荷草

    出《新修本草》。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 柳椹

    出《岣嵝神书》。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 痘科正传

    书名。又名《痘疹正传必读》。6卷。清·沈巨源撰。刊于1696年。卷1~2论痘症各期的症治;卷3~5集引古今治痘理论与医方。作者于痘疹理论,宗费启泰《救偏琐言》一书;在治疗上,对攻下之法尤为重视。

  • 小矛香艾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火绒草之别名,详该条。

  • 青空膏

    即清空膏,见该条。

  • 石橄榄

    见《广东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 胡石生

    【介绍】:见胡澍条。

  • 独叶一支花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