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涩为不月,沉痔。”即痔下垂。参见内痔条。
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肝。《难经正义》:“肝藏血而主怒,怒则伤肝,肝损者宜缓其中,即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难经·十四难》:“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
清解气分热邪的方法。通常分辛凉清气及苦寒清气,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介绍】:见朱震亨条。
见十三科条。
【介绍】:见张朝魁条。
出《本草图经》。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莲须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藏有五变,……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