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痰饮流注于厥阴之经,亦能使胁下痛,病则咳嗽气急引胁痛。”《赤水玄珠》卷四:“痰饮停伏,胁痛,宜导痰汤。”甚则十枣汤,控涎丹等方。参见停饮胁痛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太阴经别。详该条。
出《素问·水热穴论》。即肾俞五十七穴,见该条。
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见《陆川本草》。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论后条辨条。
病名。即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病名。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病名曰“息”,古来有两种解释: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②《圣济总录》一百十六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光慈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