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舌霉色中有黄苔,即灰黑黄苔。为湿热蕴阻中焦,宜清热祛湿(见《伤寒舌鉴》)。
针具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形如铍针的砭石。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者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古病名。指胃气败绝,当不能食,而反能食的危重病证。多因病进或药误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指面现枯萎晦黄的病色。多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所致。《中藏经·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脾病则面色萎黄。”可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病及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