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木鳖子,详该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撰有《拾遗候用深灵玄录》5卷,佚。
书名。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书分五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四诊概要;第三章论八纲,并附医案举例;第四章证候分类;第五章诊法运用。末附有关诊断的原文选录和歌诀选录。内容比较丰富。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指阳气虚衰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多见于慢性疾患,因素体阳气虚弱,或病邪损伤阳气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阳虚者,火虚也,为神气不足,为眼黑头眩,或多寒而畏寒。”症见面色白,短气懒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光大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醉消散。黑牵牛子(头末)、母丁香、何首乌、槟榔、荆芥、三棱(醋炒)、莪术(醋炒)、熟地黄、巴豆、五灵脂、大黄、白豆蔻仁、桂枝、穿山甲、当归、赤芍药、川乌、小茴香、草乌、炒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