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性格特征为“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体质和发病特点为“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水煎服。治暑气呕吐;或脾热痿软,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若呕吐,呃逆而口渴者,加葛根、竹茹。②《症因脉治》卷一方。栀子、木瓜、秦
病名。乳蛾之因于风热而发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广笔鼠粘汤等加减。参见乳蛾条。
脱证的一种。《张氏医通·脱》:“上脱者,皆是思虑伤神,其人多汗,面如渥丹,妄见妄闻,如有神灵,闭目转盼,觉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详脱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详北政之岁条。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指司天之气生在地的五运之气,由于司天之气在上,下生在地五运之气,为顺,与在地之五运上生司天之气的“小逆”相反,故称“顺化”。如甲子、甲午年,少阴君火司天,下生在地之土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医经名著。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18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书中以医学理论为主,兼及针灸、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