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即泽泻,详该条。
见《说文》。即冬葵叶,详该条。
即大便。详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指滋润肺脏的阴液。肺受脾气上输的水谷精气所滋养,又受肾水的濡润,合称肺阴,它与肺气相互为用。如邪热燥气犯肺,或肺脏内伤,久则可以损耗肺阴,使肺失其滋润,出现干咳、痰血、潮热、盗汗等症状。
病名。见《圣济总录·热劳门》。指虚劳病之呈现热象者。《金匮翼·热劳》:“热劳者,因虚生热,因热而转虚也。”症见身热,面赤,头痛,心神烦躁,口渴,怔忡、盗汗,饮食无味,倦怠多卧,消瘦,或口舌生疮等。治宜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
【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父亲嵇清为骨伤科名医。他继承家业,长于治疗杂病。武宗时(公元1506~1531)在太医院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