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肺两虚

脾肺两虚

脾主运化,饮食精微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多见于脾气不足肺气弱者。如小儿慢性消化不良易合并感冒、气管炎等。临床多从补脾益肺治疗,脾气旺则肺气易复,即为培土生金之法。

猜你喜欢

  • 临月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临产。详该条。

  • 皂荚刺

    见《太平圣惠方》。即皂角刺,详该条。

  • 喝呼草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 草芦荟

    见《北京地区植物志》。即芦荟,详该条。

  • 化斑

    清法之一。采用清热、凉血、解毒的方法,治疗温病热入营血,皮肤出现斑点及出血者,以防热毒继续深陷。常用化斑汤。

  • 火呃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呃逆》。又称热呃,详该条。

  • 锦带

    见《本草纲目》。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 开天门

    小儿推拿方法。出《幼科铁镜》。又名推攒竹。由小儿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前发际处。《保赤推拿法》:“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

  • 花风

    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花癫。详该条。

  • 莲生桂子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莲生桂子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