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腋痛

腋痛

证名。《症因脉治》卷一:“腋痛者,在两胁之上,奶旁外侧,痛连缺盆肺经症也。若在腋之下,原是胁痛,而非腋痛。”致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多因风寒燥热等邪侵肺所致;内伤多因郁怒伤肝积热熏肺或肾火上冲引起。因风寒者可见恶寒发热,喘急咳嗽,多痰,腋痛时牵引锁骨上窝部等症。治宜疏邪肃肺为主,如麻黄杏子汤加味泻白散等方。因燥热者可见腋痛,口渴面赤,吐痰干涸,小便短赤等症。治宜清燥泻火为主,如燥热伤气,用加味泻白散,燥热伤血,用青金泻白散;肝肺火盛者,用知石泻白散柴胡黄芩等药。内伤者,如郁怒伤肝,可见腋痛,烦躁多怒,胸膈痞塞等;若木火刑金或积热熏肺,则兼见咳嗽气逆等症。治宜疏肝清肺为主,可选用加味泻白散、严氏推气散加味清胃汤等方。肾火上冲,多因房劳过度,精伤肺损所致。常见腋胁隐隐作痛等症。宜用左归丸家秘天地煎黄芩泻白散等方。亦可因湿热所致。《张氏医通》卷五:“少阳湿热留薄,则腋下肿痛,小柴胡加抚芎枳壳;实人去参加草龙胆;体肥痰盛加白芥子;有痰饮搏聚而痛者,加味导痰汤加柴胡为向导。”参见外感腋痛内伤腋痛条。

猜你喜欢

  • 辨疮疡

    主要指辨别疮疡的阴阳属性。其辨证要点是:①皮肤颜色。红活焮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②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③肿形高度。肿胀高起的属阳;平塌下陷的属阴。④肿胀范围。肿胀局限,根

  • 遁园医案

    书名。2卷。肖伯章撰。刊于1921年。本书不分门类,记述详细,医理分析浅显形象。肖氏长于脉诊,善用经方。但倡言“仲景而后无完医”片面之论。

  • 孙文垣医案

    书名。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五卷。明·孙一奎撰,其子泰来、朋来同编。本书收载医案250余则。以经治地区分为三吴医案、新都医案、宜兴医案,所治病证列有子目。孙氏精于辨证,治疗能融会前人学

  • 陈素中

    【介绍】:见陈尧道条。

  • 胡索花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 乳子中风热

    病证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发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张志聪:“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于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

  • 病茧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李明远

    【介绍】:见李昉条。

  • 黄蜂入洞

    小儿推拿方法名。①用屈曲的大拇指按揉小儿的外耳道,有通气作用。见《小儿推拿秘诀》。②将耳壳折向前方以掩住耳门,有通气作用。见《小儿推拿秘诀》。③即洗井灶法。见《幼科推拿秘书》。详该条。④屈儿小指,再揉

  • 程约

    【介绍】:南宋医家。字孟博。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世代为医,约医术更精,善长针灸,著有《医方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