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肩髃。见该条。
八风之一。指从东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病名。《灵枢·痈疽篇》卷九:“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同内踝疽。详该条。
推拿穴位。又名乳旁。出《小儿推拿秘诀》。位于两乳外侧,左右共二穴。能去风,止咳吐。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医者握患者的手指(前脱手心向上,后脱手心向下)向远端牵引,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即可复位。
妊娠的别称。《隋书·经籍志》有《六甲贯胎书》,后世有称妊娠为“身怀六甲”者。
病证名。眼睑频繁的剳动。又名眼睫连劄。《小儿药证直诀》:“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剳也。”治宜清肝祛风,用柴胡清肝散。如目剳面
针刺手法。指以出针时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
舌边红,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为脏腑实热之候,尤以心肺脾胃为甚,急用清热泻下,以解里热(见《伤寒舌鉴》)。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相思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