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苦实

猜你喜欢

  • 儿晕

    病名。即子痫。高淑濂《胎产方案》:“妊娠口噤,项强手足挛搐,言语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痫,即胎风,又名儿晕、儿痉。”详子痫条。

  • 十香正痛丸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 温疹

    病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四:“温疹之证,西人名为猩红热,有毒菌传染……。”即烂喉痧。详该条。

  •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 弱证喉癣

    病名。①《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酒色过度,或劳碌忧郁所成。其状喉间红筋红瘰蔓延而生,津咽疼痛,夜间发热,口燥舌干,六脉洪数。”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四物汤、知柏地黄汤等加减。②喉癣。见《喉科杓指》卷二

  • 鸡黄皮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

  • 风秘

    病证名。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其症大便燥结,排便艰难,多见于老年体弱及素患风病者。《圣济总录·大小便门》:“风气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证治要诀·大便秘》:“风秘之病,由风搏肺脏,

  • 花扫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荻之别名,详该条。

  • 烂药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文蛤一个,硇砂、巴豆霜各等分。将文蛤挖一孔,填硇砂、巴豆霜于内,面封固,放锅中微火炒枯黑(如文蛤破,换蛤再炒),取出,放地上出火毒,再用元米炒枯黑,为细末,每用少许,置疮口上

  • 瘟疫白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三:“乃厉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肺属金,其色白,故其现于喉亦白,或白如豆渣……或在喉两旁,或在小舌尖上,或二、三日始现,或随病随现,其现也或白点,或白条,或白块,或白垢,渐渐长至满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