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左右串。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今陕西境内)医工,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撰《本草性事类》1卷,佚。
病证名。又名胃虚热。①胃气虚弱而引起的发热。《小儿药证直诀》:“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术散。”若见于热病后期,兼有口干、舌燥者,宜养胃生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②“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出《诗经》。即瓠子,详该条。
【生卒】:?~868【介绍】:唐末医生,曾任待诏、翰林医官。与康仲殷合作治疗同昌公主久患重疾,公元868年公主由于久治不效而死亡。懿宗竟将韩宗绍、康仲殷杀害。并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系京兆府治罪。当时宰
书名。2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
书名。沈阳药学院编。本书在调查采集东北中药的基础上,绘成彩色天然药物图200余种,并附简要的说明。1963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病证名。指因肺气不足或肺气壅阻,劳力损伤,积热上熏所致的肩背痛。《症因脉治》卷一:“内伤肩背痛之症,气怯神离,精神不足,痛势不急,仍能睡卧,此肺气不足之症也;若喘急气逆,不得睡卧,此肺壅作痛之症也;若
见《卫生易简方》。即葛蔓,详该条。
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