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鱼子
见《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抱朴子》。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RN3。出《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针灸甲乙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当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之中点。主治癔病及前臂疼痛,痉挛,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指肩前部肌肉、筋脉疼痛。多因邪袭手阳明经脉或肺气郁阻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肩前属大肠经,故肩前痛为大肠经病,盖肩端两骨及前臑,皆大肠脉所贯。风热乘肺,肺气郁甚,肺先病,当泻风通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栝蒌根、胡黄连、黄芩各七钱半,炒白僵蚕、白藓皮、炒大黄各五钱,牛黄、滑石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治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
病证名。指外感风寒表证而见头痛者。《兰室秘藏·头痛门》:“风寒伤上,邪从外入,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汗之则愈,此伤寒头痛也。”《医学六要·头痛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本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白睛常暴露于外,遭受外邪侵袭,以致干涩少津,红赤肿痛,甚至黑睛生翳,危害视力。相当于今之兔眼症。参见暴露赤眼生翳条。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见医学粹精条。
《医垒元戎》卷九方。地骨皮、生地黄、石菖蒲、牛膝(酒浸一宿)、远志、菟丝子(酒浸三宿)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鬚鬚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