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斑疹方论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见《本草纲目》。为干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医术高明。
病证名。为腰部急性筋肉扭、挫伤,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跌闪、扭挫或搬重物用力不当,伤及腰部及胸椎下段,使经络气血郁闭所致。症见腰部疼痛难忍,不能俯仰、转侧,局部无红肿,但有窜痛感。治宜行气通络。内服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真诠》方。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牛膝、赤芍药、天花粉、甘草。水煎服。治丹毒热在胆经,色赤,陷于皮肤之内,灯下视之如纱裹朱砂。
书名。2卷。清代作品。不著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
证名。指目睛不能转动。《华氏中藏经·察声色形证诀死法》:“面(两)目直视者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直视失溲。”《伤寒明理论·直视》:“伤寒目直视者,邪气壅盛,冒其正气,使神智不慧,脏精之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碜,参杂砂土之意。本症指目有沙涩感,详目沙涩条。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初发热时,不避风,则风入肌表,以致痘不能发,或肌肤麻木,不知痛痒,或不麻木而干燥,或毛直而干焦,或皮痒而欲搔,甚则烦躁谵语,由风热相搏所致。治以疏风解毒,用消风散,甚
病名。《鲍氏验方新编》卷一:“盘根牙痈,牙根破烂,甚至骨、牙通身脱落。”即骨槽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