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外感舌见紫青。若淡紫带青者,为素体虚寒,内有食滞。外感寒邪,宜辛温解表,兼以消导。若舌紫而赤,为素体阴虚,误用温补,虽有外感而里热炽盛,宜解表中侧重清里(见《伤寒舌鑑》)。
人体部位名。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灵枢·肠胃》:“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
谷藏为仓,米仓为廪;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胃。喻脾胃有如粮食仓库,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供应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张
又称宣白。宣通肺气的方法。肺气不利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用麻黄、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苏之类开通肺气,化痰止咳。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的统称。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有“精血同源”之说,精血的盈亏决定人体的健康与否。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如精血不足,一般治以养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脾胃虚弱而致积滞的痢疾。小儿脾胃嫩弱,过食肥甘,成为积滞,积滞过久,即成此证。其症腹痛喜按而软,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治宜健脾益胃,用大安丸合香连丸。
逆乱之气,泛指一些继发性病因。如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浊闭阻、食积停滞或暴痛等,它们出现在病变过程中,又起了新的作用,引致四肢厥冷、精神失常或突然昏仆等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因寒所致的心痛。症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
见疡科心得集条。
病证名。《金匮翼·诸血统论》:“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剂。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耳。外证必有虚冷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