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蜜草

猜你喜欢

  • 不嗜食

    证名。指自觉饥饿,但不欲食。多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灵枢·大惑论》:“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治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升阳益胃汤等。

  • 横产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横生、觅盐生、讨盐生、侧棱。指产时儿手先下。

  • 小肠胀

    胀病之一。《灵枢·胀论篇》:“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医醇剩义·胀》:“小肠为受盛之官,居胃之下,受盛水谷而分清浊,水液渗于前,糟粕归于后,寒气上逆,则化物不出,故小腹胀,引腰而痛也。当分理水

  • 童子疬

    病名。为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又名乳疬。多由先天虚损而致。症为瘰疬旋起旋消,或结核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治法:偏热者用灯笼草、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偏寒者外用消肿散外敷。

  • 心忪

    即怔忡。《伤寒明理论》卷二:“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详怔忡条。

  • 硬睑硬睛

    病证名。《银海精微》:“硬睑硬睛者,胞睑睛珠俱木,痛涩难运,膈间积热,风热上壅,气血凝滞,睛睑坚硬。”治法:宜祛风清热,活血散瘀。内服当归活血煎或归芍红花散加减,并可洗。

  • 足少阳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络脉,见该条。

  • 疮疡辨痒

    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古人认为疮疡痒可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凡肿疡初起,皮肤作痒者,为风热相搏;②溃后作痒者,轻由脓沤,甚则由疮口感受风邪;③抓破之后作痒有津水者,是脾湿,津血者是脾燥;④将敛作痒者,气

  • 股阴

    人体部位名。股指大腿,阴指内侧。大腿内侧称股阴。《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

  • 腿痛

    证名。指腿部肌肉、筋脉或关节间作痛。《张氏医通·腿痛》:“腿痛亦属六经。……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因寒者,症见腿痛轻甚,或麻,或肿,恶寒喜暖,宜温散为主,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