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蝼蛄漏

蝼蛄漏

病名。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蝼蛄漏者……始发之时,在于颈上”。初似瘾疹,瘙痒。后肿大破溃,形成漏管。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等。②《外科启玄》卷七:“是平肉上生孔窍出脓血是也。”相当于软组织部位的慢性窦道。

猜你喜欢

  • 麒麟血

    出《太平圣惠方》。为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 醉头风

    病名。痰饮眩晕的别称。《循经考穴编·足少阳之经》:“痰饮头晕,呕吐不已,恶闻人声,名曰醉头风。”详痰饮眩晕、痰晕条。

  • 臭八宝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证名。亦名肾虚经乱。经行先后无定期证型之一。多因早婚,房室不节,产育过多等耗伤精血,以致肾气不固,闭藏失职,冲任失调,胞宫蓄溢因之失常。症见经期先后不定,经血量少,色淡质稀,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

  • 皴痛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多由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肤失濡养而成。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

  • 梁关

    【介绍】:见关梁条。

  • 两胠(qū 区)疼痛

    证名。指腋下胁上部疼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药服之。”参胜胁肋痛条。

  • 箄漏

    病名。《医学入门》卷六:“……肛门左右别生一窍,流出脓血,名为箄漏。”肛漏之一。

  • 颖川心法汇编

    外治法专著。1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

  • 五阳

    五脏的阳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己布,疏涤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