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即恶阻。详该条。
【介绍】:见毛祥麟条。
【介绍】:见夏云集条。
①经穴名。代号ST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颈部,人迎穴直下,锁骨内端上缘,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舌下神经袢肌支;并有颈前静脉通过,深层为颈总动脉
指用辛温发散药物治疗风寒表证的治法。适用于恶寒重而发热较轻,全身痠痛,无汗的风寒表证。上半身浮肿较重的早期水肿证,兼有发热恶风的风湿骨痛及外感风寒诱发的哮喘症等均可酌情应用。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苏叶
因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而致的证候。热性病的实证,表现高热,面赤,口渴,烦躁,谵语,或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糙,脉实有力等。实证所结聚的邪气以气血郁结、热邪、水饮、停痰、食积、虫积
见医学五则条。
病名。出《脉经》。指崩下之血为纯绛红色。治疗参见血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