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本草图经》。为莲子心之别名。②出《名医别录》。为野菊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痘后余毒,舌上生疮,其疮白者,名白口疮,此热在心肺二经。内服洗心散,外用朱矾散敷之。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仁渊条。
【英文名】CYCLOVIROBUXINUM D【来源】本品为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及其同属植物
出《本草纲目》。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分泌的水液。性大寒。①治目热赤痛,烂弦风眼,螺中入食盐少许,取汁滴眼;疔疮肿毒,痔疮肿痛,螺中入冰片
【介绍】:明代医生。湖北鄂城人。精于医术。其子林思齐、孙林璧都继承医业。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炉甘石,详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