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蕨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小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小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16。主因肝脏积热而起,亦有兼受风邪者。症见眼目“赤肿疼痛,怕日羞明,泪溢难开,忽生翳膜,初患一目,渐及两眼”(《杂病源流犀烛》卷22)。治法:肝热重者,宜清热泻肝,用洗肝散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自我推拿方法。即干浴。见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详心主神明条。
病名。为有头疽生于天柱骨者。出《疡医准绳》卷三。证治同有头疽。
药物剂型之一。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加适当粘合剂制成纺锤、圆锥、长方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内服时可将锭捣碎,温开水送服。外用时可用水、或醋、或麻油等磨或捣碎成粉调匀涂患处。如紫金锭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蛔虫。古文献中的蛕、蚘,均为蛔的异体字。参见蛔虫条。